“学分不达标,本科进校专科毕业?”近日,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到专科的事件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种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与个性需求等方面差异,探索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籍管理制度也受到了各界的热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认可华中科技大学此举为其他高校更好地规范学生管理提供了一次有益的探索,“‘严进宽出’是时候改变了”。
多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作为重点工作,多措并举以夯实本科教育基础,铸就了“学在华中大”的美誉。为了让“学在华中大”的品牌更加响亮,学校近年来不断创新改革形式,取得了阶段性的经验成果。
狠抓课堂教学质量
夯实教学设施建设
“名捕”是学生们给华中科技大学周纯杰教授取的外号,因为凡是上过他的课的学生都有一段被“虐”的经历。虽然课程“很苦很累”,但每年毕业时那些曾被他教过的学生都争相邀请他参加毕业晚会,足以看出同学们对他的喜爱。为何学生们对这位老师“又爱又恨”?
在周纯杰为大二年级开设的c语言课程设计课上,他会提供20个左右的选题供学生选择,而为了防止学生抄袭代码,每年他都会将上一年50%选题予以淘汰,补充新选题。布置的选题可能只有两句话,最后的验收却要求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课下需要自己调研、查资料、做设计,工作量远不止课上的45分钟。不仅对学生严格,周纯杰对自己和教研、科研组的其他老师、助教同样要求“苛刻”。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周纯杰把两周的课程设计拉伸到8—10周,全程安排9名教师和9名助教按照公开的值日表在学生非上课时间值班辅导,一周6天全天候值班。谈及为何这样严厉,周纯杰坚定地说:“在校园里的磨砺,是我能给学生们更大的财富。”他认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并一直在试图挖掘每个学生的上限,他认为通过半“压迫”式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能力迅速向上提升。
重视本科教学、科学管理课堂、挖掘学生潜力,周纯杰只是华中科技大学众多教授、博导的一个缩影。在这所“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师们用心策划课堂的每一分钟,只为能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为学子做好把关人、守住教学质量关。
“为本科生讲授一门完整课程,且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进入本单位前50%。”这是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修订的《华中科技大学教师职务聘任实施细则》中对职称评定的一项重要规定。从条文中不难看出,为本科生上课且质量优良已经是教师职务评定的一个必要条件。与此同时,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学校重构了基础教学组织,决定在本科教学中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鼓励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中学者”计划入选者和学科带头人等担任课程责任教授或加入课程教学团队。截至目前,全校依托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有近200个课程责任教授团队。
该校程时杰院士一直坚持给新生讲授“电气工程导论”研讨课,将思想引领融入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陈孝平院士坚持为本科生讲授《外科学》总论,将“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的人文精神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余龙江教授长期工作在本科教学一线,并于2013年率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实践,其深入浅出、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和全身心投入的教学热情深得学生好评。
通过课程责任教授团队的搭建,该校教学团队积极开展与本科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相关的教研活动、资源建设、年轻教师培养等工作,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扎实基础。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在狠抓课堂质量的同时,学校也与时俱进地更新和落实了众多课堂教学纪律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学校的重视、制度的保障使得该校课程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华中大共有国家级别精品课程49门,国家级别网络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别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级别精品资源共享课46门,居全国高校前列;国家级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113门。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需求,该校也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布局和运行机制方面下足了功夫。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别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8个,国家级别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目390个,国家级别实验教学基地7个,国家级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全方位地为学子的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
激励教师站好讲台
强化教师培训约束
2018年初,华中科技大学25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教学效果优异的教师,收获总额达260万元的“新春大礼包”的消息引发了关注。对于外界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重磅新闻”,但对于该校教师而言,这已经是“日常新闻”了,因为对于教师的激励和鼓励,学校从来都是“大手笔”。
“学校一直都很重视我们这些常年站讲台的教师,也不知道为啥这次突然就‘火’了。”今年因获评“课堂教学卓越奖”而成为“红人”的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吴洁教授被问到获奖20万元时笑着说道。
走进吴洁的课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优美大气的板书,虽然如今上课使用ppt已是流行,但每年开课,她都会根据学生的选择安排上课形式。对于微积分教学而言,教师一步一步演算的板书成了大多数学生的首选。面对每年的新面孔,即使“闭着眼”都知道该讲什么内容,但吴洁的每一节课一定会结合更新的内容,与时俱进,常教常新。通常一节课只有45分钟,但只要学生有问题,无论是早6点或是晚11点,她看到后就会第一时间解答。同时,为了更好解答学生疑惑,她还专门去学习录屏软件,录制答疑微视频。吴洁说自己是幸运的,但她的获奖也正顺应了学校设立课堂教学卓越奖的初心——鼓励那些多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的执着者;激励更多人向优秀教师学习,做一个追光者。
吴洁的用心让学生们通过课堂感受到了华中大教师的严谨与细致,而该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在众多教师的言行中,在与时俱进的有益制度传承中不断发展。2017年,学校启动课堂教学卓越奖、优质奖的评选,同时在原有“华中学者”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激励实施细则。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一方面加强了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教师教学的激励措施。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该校用于本科教学的津贴和教学优秀奖励的奖金累计超过1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华中科技大学还不断加强国家级别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改革、教师批判性思维、“三明治”教学、微格教学、翻转课程设计、教师科学发声等多项教师培训活动,这些内容丰富、极具实践意义的课程吸引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效果也十分显著。2012年至2017年底,该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工作坊173期、讲座38期、沙龙11期、观摩课19期、示范课10期、研讨会3期、咨询35次,培训学校教师累计5110人次,近2100人。
聚焦创新人才培养
探索可复制英才教育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第一届毕业班班级微信群是一个24小时都不会“冷场”的活跃群,瑞士、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全班29名学生毕业后便奔向了世界各地,虽然大家已处于不同经纬,但奋斗的4年时光成就了现在师弟师妹眼中学霸的他们。原来,全班29名学生,20位通过申请进入排名前100的世界名校深造,其中50%以上为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排名前30的学校。
“学霸班”的“传说”当然还不止这些,该班同学大学加权平均成绩超过84分,4人获免试推荐继续在华中大攻读研究生,2人通过考试被录取为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班级综合深造率已经超过85%。
在华中大,因为4年的精心培育而在毕业后破茧成蝶的学子每年都不计其数。为了进一步推进拔尖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不懈探索着可复制的英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学校构建了自主选择专业的个性化育人体系。而为了更好地配合这一政策,学校改造和升级本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需要,用信息技术支撑本科教育教学相关改革。启明学院、创新研究院、光电信息试点学院、工程科学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示范学院,以及中欧清洁与能源学院等一批人才培养特区的建立,则是华中大利用有限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全新尝试。
学校每年组织和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100余个种类,参与学生5000人次以上;每年新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1000余项,覆盖学生4000余人次。为了学子在创新创业领域能够有更多机会,学校以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和教师团队为依托,建立了24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18个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同时建设了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文化和资源共享空间为一体的校园创客空间、众创空间,实现了创意、创新、创业全链式覆盖,推动大学生创新项目从研究到应用、从创新到创业、从校内到校外的无缝对接。
展望未来人才需求
领航新工科体系建设
12月3日,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决定,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本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实践性教学水平的初心和打造开放性、创新型、现代化的工程训练示范中心,构建一流教学支撑平台的使命,该实践教学平台将为学校新工科体系人才培养提供更为充分的条件,为在本科学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普及并深化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应用理念奠定基础。
作为一所传统工科强校,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在思索结合自身工科发展人才培养优势的新工科体系建设,这个体系一方面要快速响应社会、产业和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更要远离喧嚣去思考更深层次、面向未来的重大问题,引领产业需求而不是一味跟单。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学校既着眼于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综合性,也传承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学校的传统人才培养优势,毕业生不仅在技术上优秀,还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
在充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下,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探索的三项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了教育部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推出了电气专业本科荣誉学位培养体系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设想。该项目以大工程观视角,拟建设“电气化 ”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实践平台,并进一步完善“电气化 ”工程实践教育多维度评价体系和相关机制。在此基础上,该院创建了以“明德、通识、专业、实践”四大板块构成的荣誉学位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完整性。荣誉学位以能力为导向,按能力目标递进分解,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并根据能力达成评价进行实践教学的持续改进。配套这一体系,该院还新开设了新工科模式下的4门实践课程,改革实践教育平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努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
学校党委对新工科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家进行研讨。“第一,要更加敏捷地继续探索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第二,要更好把握未来需求、把握产业方向;第三,院系要围绕新工科建设,找准定位、修订方案、提出理念、创建模式、启动改革、提升能力;第四,院系要重视、支持教材建设,学校要继续加大对教学环节的投入力度,力争在新时代总结出更多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典范,向全国推广。”学校党委书记邵新宇教授对新工科提出了四点建设思路。
突破常规教学规则
打造华中大医科人才培养样板
“当真正成为一名医生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亲友健康管理有多么重要。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我学会了耐心对待病患、提升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提起2013年参加的亲友健康管理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0级学生郑聪就打开了话匣子,“加入这个项目后,我开始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家人管理他们的健康,同时也体会到了国家加强基层医疗保健的决心。”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即附属协和医院)创新性地开展亲友健康管理实践教学,指导学生从入校起就以“准家庭医生”角色为不同年龄段亲友建立健康档案,动态追踪管理。“以亲友为临床教师,以亲友健康问题为教材,巧妙利用情感纽带,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自主学习、加强预防保健意识,在递进式移情教育中促进医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深入落实了全人、全程、全员育人理念。”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季湘年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启动以来,共有1300余名学生从亲友健康管理实践教学中获益。一些学生结合实践发表了学术论文,有的学生申请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更多人通过项目实践,逐步树立起了“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理念,而与之配套,第一临床学院建立了大学—医院—社区—网络全方位立体学习平台,实现了学校—社会衔接、课内—课外联通、通识—基础—临床贯通的全程临床实践教学,让培养的学生都能成为家庭、家族、社区、社会的健康守门人,顺应了健康中国的建设潮流。
作为拥有百年办学历史、中国更早的医学院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目前已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础理论厚、临床能力强、创新潜质大、综合素养高”的育人特色。
“当时觉得自己才大二居然就可以跟着老师做科研了,期待的同时又很忐忑。”现已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妇幼卫生学系的周双同学至今还记得大二时参与到吕美霞副教授课题组时的心情。2015年,作为本科特优生的她进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美霞副教授的课题组,开始了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情况的调查。该调查主要进行父母态度和行为对儿童近视的关系的研究。课题结束后,以周双为第一作者的论文《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
children's visual care and myopia risk in school-aged children》在sci收录刊物《medicine (baltimore)》上刊发。
像周双一样在本科阶段就能走近重点科研项目的医科学子还有很多,华中科技大学医科构建了“早期接触科研—实验课程教学—科研技能训练—创新实践项目”四阶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同时,该校对医科基础设施的投入也不断扩大,今年10月,中国首家中德友好医院正式挂牌于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国际医学中心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
面对未来人才需求,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在积极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鉴于学校医工医理跨学科科研工作的大量开展,跨学科结合的思想也被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而正是得益于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该校的学子具有了更为宏大的国际视野,使得医工医理跨学科的研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风尚,使得医工医理结合的思维能够在校园播种,在社会开花。
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华中科技大学多年来秉持“以本为本,以生为纲”的育人核心,以培养能够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重要使命。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华中大也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路上不断蓬勃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不断擦亮着“学在华中大”的名片。